查看原文
其他

最后一波 3.0%|8 月保险清单

也谈钱 也谈钱
2024-11-01
这个月的清单提前发了。因为这个月过后:
  • 9 月起,普通型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会从 3.0% 下调到 2.5%‍

  • 10 月起,分红型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保底利率)会下调到 2.0%‍‍

而且预定利率不仅影响储蓄险,也会影响重疾险和定寿。早点发需要的小伙伴们有个准备时间。

先说储蓄险

已经正式通知会在 8 月 31 日停止录单,其他几款普通储蓄险还没有正式通知,但也不会晚于 8 月 31 日。分红型的福满佳预计是 9 月 30 日。

选择思路上个月的清单咱们聊过,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再回顾下。

这里再补充一个细节。

年金险首选龙抬头 3.0 的领取金额、IRR 都很好,但对年龄稍大的用户限制比较多。比如 40 周岁以上只能选 65、70 周岁开始领取(B 款),超过 50 周岁就不能投保了。

如果在意领取年龄,我综合考虑领取金额、IRR 和保司经营状况,找了个代替——星海赢家:

  • ,可选不保证领取年限,领取金额更高;

  • ,可选 10、20 年保证领取,更适合财富传承;

如果不介意这个限制,愿意晚领取几年,换更高的领取金额和 IRR,那就还是选。

再说重疾

清单提及的大部分产品,达尔文 9 号、小青龙 3 号、小淘气 3 号等等等,同样是预计月末停止录单。

最近读到一个小淘气 3 号的投保思路,感觉很有启发,也和大伙唠唠——当一笔能赔重疾的储蓄险,ta 的现金价值相当不赖,0 岁投保、缴费 30 年、到 60 岁时的 IRR:

  • 男:2.53%

  • 女:2.33%

称为“储蓄险”已经不过分了 😂 而且小淘气 3 号先是个保障不错的重疾险,有 18 周岁前、60 周岁后保额翻倍 + 60 周岁前重疾返还已交保费:

  • 如果罹患重疾,保障到位;

  • 如果身体健康,到了 60 岁就是一笔钱。可以选择继续保障,也可以减保变现现金价值。选择权拉满~

以前不喜欢返还型保险,是因为看保障一般、看收益 IRR 也不行。但如果一个产品的保障充足、IRR 也不错,那缺点就变成优点了。

如果想给孩子投一笔钱的话,也是个可以考虑的思路

最后聊聊「大保司」

上期清单有小伙伴问,能不能推荐几个「大保司」的产品。

分两个角度聊一下这个问题:

  • 大小保司,安全性其实区别不大;

  • 如果还是在意,应该怎么选?

首先,保司还真不是品牌越大、越稳健。历史上也有经营不佳的保司,在爆出问题前在很多人心目中也是「大保司」。后来偶然知道,我家人还买过其中几个产品呢(保司被接管重组以后,保单履约没有受影响)。

保单最有效的保障,不是保险公司自己,而是我们的监管和保险法:

《保险法》第九十二条

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在现有法律、监管体系下,长期人寿保单(比如年金、增额终身寿、定寿)、长期健康险保单(比如重疾险、带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履约都很可靠。就算保司经营出问题,也会指定其他保险公司接管。

……

但可能还是会有小伙伴担心,万一以后政策有调整呢?或者依然在意保司品牌的情绪价值等等。

那我建议大家关注下保司的「风险综合评级」,这个评级会综合考虑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资本充足率等指标,会比看品牌的大小更加理性客观。

而且额外说一句,在整理清单时,尤其是储蓄险,我已经考虑过风险综合评级了,没有选择评级不佳、或者因为经营问题停止更新偿付能力报告的保司产品。同类产品条款都不错的,我也会选择其中评级更好的保司~

8 月保险清单

这个月没变化(下个月会有变化,就是一大半都没了 😂

我比较喜欢的、给不同群体的配置顺序,供大家参考:

给自己:医疗险 → 重疾险 → 定期寿险 → 意外险。

给父母:医疗险 → 意外险(→ 定期寿险)。父母一般不需要投保定期寿险,如果依然在偿还贷款等负债,可以酌情考虑。年龄超过 50 岁,配置重疾险通常就不太划算了。

给孩子:医疗险 → 意外险 → 重疾险。

补充:有特殊要求的小伙伴,可以在文章里的任意小程序链接戳进去,预约顾问老师。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建议的,包括但不限于,有既往症、筛选可以投保的保险,看好一些我这里没推荐的,想要一个完整投保方案,等等等,都可以问~

下面是具体说明。

医疗险

医疗险的定位是医保的补充,用来补充医保覆盖不到的部分,比如更高额的医疗开支和更好的治疗手段。

挑选的时候建议大家优先注意这几个要素:保证多少年续保、是否涵盖外购药和质子重离子,先确定保障足够然后才是考虑免赔额和具体保费。我比较看好这几个 👇

看重院外购药,就选好医保·长期医疗(0 免赔)。不想要 0 免赔条款,希望保费便宜、用在刀刃上,或者看重 20 年保证续保,就选长相安。

应小伙伴的建议,之前还补充了一款中端医疗险推荐。除了可以看公立医院特需部、部分指定私立医院,它甚至还能报销非重疾既往症,只要投保 3 年内无相关理赔即可。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看看 👉 

往期讨论过的相关话题:

重疾险

医疗险可以保证医疗开支,让我们有钱治病。但罹患重疾治疗期间我们很可能无法继续工作,收入会因此中断,但生活开支像住房、餐饮却还要维持。重疾险的典型场景就是补偿中断的家庭收入,主要保障收入风险,而不是开支风险,这是重疾险和医疗险最大的区别。

有的小伙伴会问,那孩子没有工作收入,没有收入风险,还需要投保重疾险吗?实际上买给孩子的重疾险保障的是家长的工作收入,因为孩子如果生病需要照顾还是会影响家长的工作能力。

重疾险是罹患重疾直接赔付,所以挑选重疾险主要看保险的保额和保费,保障尽量高、保费尽量低。我比较看好这几个 👇

以为例,成人重疾的一般配置思路,供大伙参考:

  • 身故责任,我不会选,差价补定期寿险更实在;

  • 缴费期限,选最长的,减少现金流压力;

  • 有预算可以考虑选上 60 岁前额外赔付,正是重疾险发挥收入补偿作用最重要的年龄段;

  • 癌症二次赔付,有条件可以选,毕竟成年男生 50%、女生 80% 以上的重疾都是癌症(仅限于单次重疾)

  • 心血管二次,可选。这个不算普遍适用,但很适合高强度工作的伙伴们(仅限于单次重疾)

以为例,少儿重疾险的一般配置思路:

  • 保障期限选 30 年,缴费 20 年。主要关注工作以前的保障,工作以后孩子就是独立个体了。保到 70 岁或者终身,也许从“课题分离”的角度来说并不必要,也不经济;

  • 有条件的,疾病关爱保险金(也就是“额外赔付”)可以选上,扩充保额;

  • 其他责任可以不选,像癌症二次这样的,对孩子来说概率太小了;

往期讨论过的相关话题:

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保障的风险和重疾险一样,也是保障收入风险

典型场景,比如一个家庭有孩子、有房贷,如果一方意外离世,家庭收入会因此少了一大半,很难再维持正常家庭生活。再或者我们年轻人意外离世,那父母的养老应该怎么办?定期寿险解决的就是这个担忧。

定期寿险也属于一次性给付,同样重点关注保额和保费,通常保到退休年龄就够了。

往期讨论过的相关话题:

意外险

虽然意外险名义是赔付意外身故和伤残,但用上意外险的场景却更多是这两个:

  1. 意外医疗,意外险通常有 2 万左右的意外医疗报销额度,刚好补充医疗险 1 万以下的免赔额;

  2. 用来取代飞机、火车出行的单次旅行意外险,性价比明显更高。

我个人会优先从这两个角度来考虑意外险,尤其是给孩子和老人。

每次都要重复一下:看重身故责任的小伙伴建议优先考虑定寿而不是意外险,统计数据来看意外身故大约只占身故的 20%,反而是定寿性价比更高。意外险更重要的关注点在于意外医疗、伤残赔付以及代替旅行中的交通意外。

储蓄险

我的筛选思路——找 IRR 收益高的,然后剔除风险综合评级不高的保司。同类产品 IRR 接近的,选风险综合评级更高的保司。供大家参考

相关讨论(虽然里面提到的产品大多下架,但思路依然适用):

……

以上就是这个月的清单梳理了,希望对大伙有帮助。

最后几个例行提醒:

  1. 投保前一定要认真看健康告知,如实填写;

  2. 需要理赔时可以回来找这篇文章,这里也有保单管理和协助理赔支持,可以收藏下,以备不时之需;

  3. 每次文章下面都会有小伙伴留言问身体有恙,不符合投保条件怎么办。7 月的那一期我有给大家分享完整的思路,希望能帮到大伙。

  4. 有不懂或者比较私人的问题,可以在投保页面里点「预约顾问」,各种问题都可以问,不限于某一款保险,健康告知的问题也可以问。齐欣的顾问小伙伴们都非常靠谱,可以给大家详细解答(预约完记得接陌生号码电话哈)。我给大伙研究保险时的很多对比资料和保费数据也是齐欣小伙伴帮忙提供的,一起谢谢他们 🙏‍‍‍‍‍‍

祝好~

【广告】以上内容包含返佣链接,大家通过这个链接投保我会分到一点收入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也谈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